冷链温度监控——第一期
(一)冷链温度监控概述
温度监控的目的
为了维持一个高效的冷链,需要在贮存、处理和运输全过程中进行温度控制。为了保证一个完整无缝的冷链,低温贮存设施和加工配送中心都需要安装温度监控系统。在监测之外,这些系统还需要提供数据采集和警报等一些功能,使产品能够一直处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中。
温度监控的类型
根据监控对象可以将冷链温度监控分为产品温度监控和设备运行监控。
产品温度监控指对冷链过程中易腐品的温度进行监测,如果出现不适温度会有报警系统进行报警并进行相应的控制;设备运行监控指运用信息技术对冷链设备运行过程的指标(如温度、湿度、冷藏车位置等)进行监测和控制。本章3、4节将对相应的设备和技术进行详细讲解。
根据监控设备的使用情况可以将冷链温度监控分为手工型和自动型。
手工型分为两类。1)笔和纸: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设备监测方式,即让员工定时记录设备的显示数据,例如数字温度计等。这个方法最简单,但是需要人工实现并且很难保证持续性与高精准性。2)图表记录:设备的运行数据自动生成图表记录,需要定期存档。因为数据记录功能通常整合在设备里,所以这种方法的数据贮存比较简单。但这种办法需要大量人工操作,记录的准确性也不够高。
自动型也包括两类:1)中央监测系统:此系统在各设备上装有远程感应器,组成一个网络并与输入设备连接。定制系统通常要满足特定的监测和记录功能需要,它们可以和远程监测、警报和报告系统整合在一起。2)网络数据记录系统:这种类型的系统具有更高的分布式程度。多个数据记录器与各个设备相关联,每个记录器都有自己的感应器、贮存器、时钟和电池。它们独立地记录各个设备的数据,并与计算机网络相连。这些网络的规模和配置都非常灵活,能让操作员方便地添加记录器或者将一个记录器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外一个位置。这个网络同时实现中央监测、报警和数据采集功能。
实时数据采集的能力(容量和速度)表现了一个监控系统的监控能力和对故障反应的及时性。一些标准和认证也对数据的采集容量和速度进行了规定。同时,管理设备的职员也需要能够实时地获取这些信息,以确保冷链的完整性,并在故障发生时能得到迅速维护。许多先进的系统和硬件能够同时允许本地监控和远程监控,本地监控通常通过简单地与计算机连接而实现,远程监控则常常利用有线或者无线网络。
温度监控规程
温度监控系统需要一个合适的规程来进行温度控制。这些系统都需要利用一个温度读取设备来读取冷藏或冷冻区域的温度。除了这些温度的监测和记录设备本身以外,还需要按照规程整合所有的温度记录。这些规程规定温度监控不仅需要包含产品的温度记录,同时也要记录运输工具(包括拖车、货车、容器以及有轨车等)的温度。规程还要求记录产品从一个处理环节转换到另一个处理环节的时间,例如从运输车到零售商或者其它物流中心的时间。这些步骤对保证冷链的完整性非常重要,一旦出现问题,能够迅速找到问题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规程还规定,操作员需要定时对温度计或者其它设备进行校准,并对这些校准操作进行记录。校准记录包括所有的设备情况以及每次的校准时间。通常使用冰水混合物对温度计进行校准,这个时候读数应该是0℃。
来源:《易腐品冷链百科全书》第二版